“一到人多的地方,我就覺得難受,想趕緊離開!”
“我更喜歡一個人,一個人待著挺好,我哪兒都不愿意去。”
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,醫(yī)生遇到上述情況,常常會先考慮患者是否存在社交恐懼癥。有時,父母也會前來詢問,因為他們的孩子有一些類似表現(xiàn)。
社交恐懼癥和“青春期社恐”
存在社交恐懼的青少年通常會有一系列癥狀表現(xiàn)。例如,他們會在心理上害怕在社交場合被人注視,害怕自己會有丟面子或令人尷尬的言談舉止,有的人甚至會出現(xiàn)臉紅、發(fā)抖、惡心、尿急、尿頻的癥狀。當然,光有癥狀表現(xiàn)還不能算是心理障礙。
診斷為心理障礙非常重要的一點是,這類患者會因為對社交活動存在預期性焦慮而感到非常痛苦,并采取回避行為。例如,拒絕去某種社交場合,甚至拒絕去人多的地方。這就是我們說的不但有癥狀,而且癥狀嚴重影響社會功能,最終給患者造成心理痛苦。
除了上述情況,目前還有一類日常生活中常說的“社恐”,暫且把它稱為“青春期社恐”。這種癥狀多發(fā)生于青少年身上,他們在社交方面表現(xiàn)出既渴望又害怕的復雜心態(tài)。雖然內(nèi)心渴望與人交往,但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,他們會莫名緊張,有時甚至面紅耳赤,最終不愿意與人交往,更喜歡一個人待著,或者僅僅能夠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。
究其原因,這種情況與青少年在青春期表現(xiàn)出的情緒波動大和人際交往敏感性強有關聯(lián)。如果大家能夠了解到這些知識,耐心、平和地對待他們,他們就能相對平穩(wěn)地度過這個特殊時期。
社交恐懼是由什么造成的
心理問題常常會表現(xiàn)為一個連續(xù)的過程,一方面可以是輕微的表現(xiàn),人人皆有;另一方面則是嚴重的障礙。有時,兩者之間并沒有那么清晰地區(qū)分開來。有人也許會問,是什么導致了社交恐懼的種種表現(xiàn),并最終發(fā)展成為一種疾病?
總體來說,社交恐懼的成因復雜。有時,一次羞辱性的社交經(jīng)歷就會導致青少年出現(xiàn)“社恐”。也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一個孩子成長在比較嚴苛的教養(yǎng)環(huán)境中,或者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外因、內(nèi)因的影響,逐漸形成對自己比較高的要求,總是對自己不滿意、自我接納差,相對更容易出現(xiàn)“社恐”。
當然,患抑郁癥的青少年也會出現(xiàn)“社恐”表現(xiàn),這時主要的問題是抑郁,“社恐”只是繼發(fā)癥狀。
青少年“社恐”該如何應對
首先,要意識到表現(xiàn)出“社恐”癥狀并不意味著一定患有社交恐懼癥。當前,由于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,以及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獲取知識的便利性,很多青少年都會在網(wǎng)絡上查找健康信息,并進行自我診斷。在我們?nèi)鄙偻暾闹R時,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狀況是,把自己的若干表現(xiàn)當成是疾病,給自己戴上心理疾病的“帽子”。
其次,根據(jù)心理學的“自我推薦學說”,“社恐”常常和我們想在別人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的動機有關。假如無論別人對自己有什么看法,我們都一概不在乎,就不會緊張、害怕。
所以,當我們頭腦中反復出現(xiàn)一些負面體驗時,我們可以采用“富有同情心的自我對話”,用友善的語氣,認可自己感受到的恐懼其實是一種大家都會有的共同體驗,告訴自己沒有必要壓抑或夸大自己的負面情緒,讓自己放松一點去面對,有時甚至可以用“自我調(diào)侃”來釋放壓力。
如果經(jīng)過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,效果不理想,那我們就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詢師。系統(tǒng)脫敏法是一種常用的行為治療技術。使用這種方法,心理咨詢師可能會先讓你學會一些放松方法,并和你一起把恐懼的場景按照其恐懼的程度進行排列,然后再根據(jù)你放松的狀態(tài)循序漸進地暴露引起你焦慮、恐懼的場景。
采用系統(tǒng)脫敏法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,如果你一次跨的步子太大,挑選的場景超過了當下的承受能力,就容易造成挫折感。此外,認知療法也是心理咨詢師常常用于治療“社恐”的辦法。
藥物對解決“社恐”問題有用嗎?從整體上說,藥物治療是輔助治療方法,其作用往往在于緩解焦慮情緒或伴隨的抑郁情緒。一般情況下,抗焦慮藥物能減輕境遇性焦慮狀態(tài),使自我心理調(diào)節(jié)或心理治療變得容易一些。